收藏本站 我要纠错

蒙古包的结构特点

2020-09-02 15:02 蒙古包品牌榜
1个回答
ChrisLeong

 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、苫毡、绳带三大部分组成。制作不用泥水土坯砖瓦,原料非木即毛,可谓建筑史上的奇观,游牧民族的一大贡献。
  1、蒙古包的架木: 蒙古包的架木包括陶脑、乌尼、哈那、门槛。
  (1) 陶脑
  蒙古包的陶脑分联结式和插椽式两种。要求木质要好,一般用檀木或榆木制作。两种陶脑的区别在于:联结式陶脑的横木是分开的,插椽式陶脑不分。联结式陶脑有三个圈,外面的圈上有许多伸出的小木条,用来连接乌尼。这种陶脑和乌尼是连在一起的。因为能一分为二,骆驼运起来十分方便。
  (2) 乌尼
  乌尼通译为椽子,是蒙古包的肩,上联陶脑,下接哈纳。其长短大小粗细要整齐划一,木质要求一样,长短由陶脑来决定,其数量,也要随陶脑改变。这样蒙古包才能肩齐,能圆。乌尼为细长的木棍,椭圆或圆形。上端要插入或联结陶脑,头一定要光滑稍弯曲,否则造出的毡包容易偏斜倾倒。下端有绳扣,以便于哈那头套在一起。粗细以哈那决定,一般卡在哈那头的丫性叉子中,上端正好平齐为准。乌尼一般由松木或红柳木制作。
  (3) 哈那
  哈那承陶脑、乌尼,定毡包大小

6点赞
相关问答

蒙古包以“春洼、夏岗、秋平、冬阳”的原则迁移的主要原因

就是春天在凹地建蒙古包,因为春天大风,这里可以避风 夏天在山岗上,有风,凉快,而且下雨也不怕 秋天在平地,这个不明白 冬天在向阳的地方建,日光采暖

蒙古包是怎样形成的

古等游牧特色住房蒙古包(20张)民族传统的住房。古称穹庐,又称毡帐、帐幕、毡包等。蒙古语称格儿,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。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,易于拆装,便于游牧。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,一直沿用至今。蒙古包呈圆形,四周侧壁分成数块,每块高130~160厘米、长230厘米左右,用条木编成网状 ,几块连接,围成圆形 ,长盖伞骨状圆顶,与侧壁连接。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,用绳索固定。西南壁上留一木框,用以安装门板,帐顶留一圆形天窗,以便采光、通风,排放炊烟,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。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,大的可容数百人 。蒙古汗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000人。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。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式,周围砌土壁,上用苇草搭盖;游牧区多为游动式。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,前者以牲畜驮运,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拉运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,蒙古族定居者增多,仅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。除蒙古族外,哈萨克、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。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,寒风呼啸,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。它们就是蒙古包,即蒙古人所称的“格尔斯”。自从有蒙古族以来,人们就开始使

蒙古包怎样取暖

公元七世纪前,蒙古人的住房是皮棚。那时有相当多的蒙古人以狩猎为主要谋生手段,他们把猎获的野兽皮剥下来,覆盖在木头支起的架子上作为住房。到公元八世纪以后,蒙古人逐渐脱离皮棚,住进了毡包。《蒙古秘史》中称“斡鲁格台儿”或称“失勒帖速台格儿”,意思是有天窗的房子和有编壁的房子,都是指蒙古包而言,我国汉文古籍称穹庐、毡帐,也叫帐幕。 在现代蒙古语,编壁“失勒贴速”为“哈那”一词所取代,“格尔”这个词泛指一切房屋;“斡鲁格”一词则专指蒙古包天窗的毡帘。有趣是,蒙古语称地穴为“斡鲁格”,由此人们不无理由地认为,蒙古包是由古代游猎民的皮棚或地窝堡发展而来的。 蒙古族的住房被成为“蒙古包”是在我国满族和蒙古族接触频繁以后。满语称家为“博”,故满族把蒙古人的房屋称为“蒙古博”,博和包谐音,于是用汉字表达时,取其音和形,写作“蒙古包”。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蒙古包,是蒙古民族传统住房。至今蒙古人住蒙古包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。 蒙古包的很大优点是易拆易装,便于搬迁。一顶蒙古